一般说来,到了这个月,孩子基本上都能够每天按时排大便,形成了一定的排便规律。这时父母如果每天对孩子进行排便训练,成功的机会相对会多一些。
通过观察掌握孩子的排便规律
此时的孩子基本上还不会说话,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,还是要靠大人多观察,掌握孩子的排便规律。比如孩子在排尿前可能会轻轻打个哆嗦;或者在排大便前脸部会有表情,自己会“嗯、嗯”地示意。只要大人留心,白天孩子就可能少尿湿、拉脏几次衣裤。值得高兴的是,这时不少孩子已经可以整晚不尿,或是只需把一次尿了,父母省心了许多。
不要频繁给孩子把尿
父母要注意,不能因为怕孩子尿湿衣裤,就过于频繁地给孩子把小便,甚至带有强迫性质,这样不利于增加膀胱的贮尿量和延长孩子排尿间隔时间,反而会使孩子稍有尿意就会排尿,控制能力得不到锻炼,可能会造成孩子尿频。
训练孩子使用便盆
● 将便盆放在家中靠近卫生间的地方,让孩子在思维上对便盆与排便产生联系。
● 每天在固定时间让孩子坐便盆一次,不超过2分钟。不必期待他一开始坐上便盆就会排便,只是让他适应坐在便盆上的感觉就可以。
● 孩子坐便盆时,大人在旁边发出“嗯、嗯”的声音,做出使劲排便的样子。
● 便盆的形状、颜色、式样不要太花哨,以免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,不能安心排便。
不要试图每次都将尿排在尿盆里
如果每次都试图让孩子把尿排在尿盆里,大人会很劳累,如果孩子也反感的话,就会失去很多乐趣,事倍功半,不如按照孩子的排尿规律来把尿,和尿湿几片尿布比起来的话,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规律会更重要一些。